2)五十七、漏题_大宋不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隅便是成功了。

  就拿这个时代最激进的武将岳飞来说,口号也不过是“还我河山”,踏破贺兰山。

  将狼居胥山和燕然山视为不可能的目标。

  须知,出了贺兰山再向北数千里,才能到达燕然山,这个汉人曾经征服过的地方。

  岳飞尚且如此,更遑论他人?

  李申之思绪不知飘向了哪里,只是一脸怅然地在那里发呆,众学子暂时停下了探讨。

  不一会,张葱儿冲好了茶,将前后三泡茶混在一起,倒入一个公平杯内,再架起一个苇条编的小滤网,将茶汤仔仔细细地滤了两三遍,清澈的茶汤之中没有半根茶渣,这才给每人分了一杯:

  “官人们请喝茶!”

  官人最初是民间对官府之人的统称,类似于元代以后的“某大人”“某老爷”,现在的“某领导”。

  叫着叫着,便流传到了民间,家中妇人最爱叫自己的夫君为“官人”,大概是想让自家夫君早日考取功名,早日高升吧。

  再到后来,寻常百姓也喜欢这样叫,甚至把客人呼作“客官”,把新郎呼作“新郎官”。

  一个称呼从贵到贱的流变,寄托着百姓们朴素的改变命运的愿望,大抵都是这样的过程罢。

  陆游以半个主人的身份介绍道:“此茶有颇多妙处,诸位仔细品尝。”

  “哦?”韩平收起了不快之心,一看,二闻,三喝,四品,一套流程走完,仔细地砸吧了下嘴巴:“此茶味道醇正,清冽爽口,正如写文章直抒胸臆,痛快!”

  心中收起刚才对李申之的误会,只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羞愧。

  这茶的冲泡方法,经过张葱儿仔细揣摩,寻找到了水温、茶量、水量、浸泡时间等等几个变量之间最佳的平衡点,味道比李申之当日的泡法还要好上几分。

  范成大也品了一会:“苦涩过后,喉头竟然微微发甜。古人尝说‘苦尽甘来’,诚不我欺!”

  李申之说道:“此茶乃是用旧茶匆匆制成,不足之处甚多。待到来年春茶上市,口感还能比现在好上十倍。”

  茶叶生意,是李申之日后打算大规模经营的一项生意。他的福建老家就是重要的产茶区,大有可为。

  现在先逐渐地推广新茶,在高层圈子里慢慢暖场,逐渐打响新式茶叶的名声,等到来年新茶上市,很快就能引爆市场。

  品了一轮茶,话题重新回到朝堂之上。

  韩平喟叹一声:“国朝经历诸多苦难,才在杭州站稳脚跟,也不知这‘甘’何时才能来。”

  李申之说道:“蛇无头不走,鸟无头不飞。朝廷的头是官家,路要如何走,还要跟上官家的脚步才行。”

  陆游愤愤道:“若是官家有错,当臣子的无人言语,任由官家走上歪路,那要咱们还有何用?读的那许多圣贤书又有何用?!”

  李申之说道:“想要上书官家,也要等到你中了科举,入仕之后再说。你若是这般态度,在考卷中忤逆官家,如何能考中科举?”

  韩平点头道:“历年科举的策论,无不是以官家的态度取士。若是不知官家心中何意,纵使文采斐然,也会名落孙山。”

  韩平能说出这番话,倒是让李申之很诧异。

  看来古人也很务实,很“聪明”。这才是寂寂无名的大多数读书人的样子,连朱熹都无法免俗。

  许多年后朱熹参加科举的时候,正是秦桧权势熏天的时候,朱夫子也只能是歌颂了和议,甚至是对秦桧阿谀奉承之后,才考中的进士。

  幸好朱熹当年名次不高,所作的阿谀文章没有流传下来。不然看到朱圣人对秦桧的阿谀之态,不知会崩塌多少读书人的道心。

  像陆游这种名载史册的铁憨憨,才是少数。

  既然韩平这么明事理,这么务实,李申之觉得泄露考题的时候到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uan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